“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莎士比亚
世界读书日
全称为世界读书与版权日
又称“世界读书日”
最初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
1995年11月15日
正式确认每年4月23日为
“世界读书与版权日”
书籍是人类最有意义的朋友
最美人间四月天。每到4月,指尖摩挲书页,书香浸润年华。今天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国家的人们都会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以表达对人类知识的传承和尊重。
书是良师益友
阅读是一个人最好的成长方式,即使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良好的阅读习惯依旧不会过时。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会面,在阅读中实现自我交流与提升,让我们沉淀下来审视自己的灵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这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各种新鲜资讯以无孔不入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相较于网络的碎片化阅读,纸质阅读更系统、更直观、更全面,伴随着书香,寻找书中的乐趣,耐人寻味,流连忘返。
知识改变命运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相信阅读的力量,会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通过文字来见识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疫情之下,我们更需要用阅读来给自己”充个电”,到学校图书馆畅游书海,沉浸在书香之中,缓解因疫情高压下浮躁的内心,充实校园生活,体验别样的乐趣。
遇见更好的自己
腹有诗书气自华。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量,开阔视野,还能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认识水平。经过知识的熏陶和洗礼,会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在知识的海洋里,遇见更美的自己。
合肥理工学校学生作品在《分水岭》杂志刊登
合肥理工学校老师的阅读分享
校园图书馆
合肥理工学校馆藏图书25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图书分为20小类,内容涉及哲学、文化、科学、军事、体育、教育、文学和艺术等多个方面。图书馆服务功能完备,采用智慧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文献检索、参考咨询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
01 自助借阅机
初次借阅的读者需要点击“自助办证”功能,进行人脸识别注册。借书点击”借书“功能,人脸识别后,将图书放置到感应区,点击“确定”即可借书成功,每次最多可借3本,需在14天内归还图书。还书与借书操作相同。
“借还查询”功能可以查询个人的借还图书情况。还可以利用“馆藏检索”功能输入想要借阅图书的首字母,即可定位到图书的所在位置,快速找到图书。
02 自助阅览瀑布流
电子图书以瀑布流的形式从顶端向下飘落,读者在屏上轻轻一点,便可在线阅读,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收藏到手机上阅读。点击屏幕上的分类按钮可以切换不同的资源。
03 歌德电子书借阅机
读者选取图书后,可在借阅机上试读图书内容,进一步帮助读者选取自己喜爱的书籍。读者在微信端直接扫描歌德电子书借阅机上的图书二维码即可在线阅读图书。
好书推荐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书名:《致青年教师》
类型:生活/教育/教学理论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
《致青年教师》一书是资深特级教师吴非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珍贵经验写成的,这些经验可能是作为教师的你将要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它是一本能让青年教师受益匪浅的书,也是一本能够让老师们有所思考和收获的书。
(文:孙 艳 图:阮姗姗 审:阮姗姗)
查看更多 网友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