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完暑假,一批小学生即将步入初中,开启崭新的生活。步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学习压力增大,学习难度加大……面对种种变化,再用小学那一套简单模式明显不够了。为了帮助广大学子提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养成高效学习模式,即日起,合肥六中高新中学联合万家热线推出“小升初衔接宝典”,邀请各科名师给到实用又接地气的学习建议,助力孩子平稳过渡,“初”类拔萃!
【教师简介】
郑若兰,合肥高新创新实验中学音乐教师,音乐教研组组长。曾多次在市级音乐优质课获奖,指导学生在市级团体和个体比赛中获奖。
长期担任区县级教师合唱团核心成员,创建校“宫羽音乐社团”,致力培养优秀的校园合唱团。秉承教育家海伦•辛普森所倡导的“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梦!
初中音乐课程承接了小学音乐课程体系,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音乐学科学习的拓展与延伸。但初中音乐的学习又与小学有所不同。
首先,随着学生年龄增长,生理、心理渐趋成熟,音乐课堂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生有明显变化。
其次,初中音乐学习,比小学减少了很多歌唱部分,增加了乐理知识和“聆听、律动、鉴赏、表演、编创”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获得对音乐的各种体验,挖掘与发展自身的音乐潜能。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变声期的知识吧!
一、变声期的特点和表现
初中学生正值变声期(变声期是指少年儿童从童声末期向成人期过渡的一个正常的生理变化阶段),变声期的嗓音变化一般是十四五岁左右,个别也有提前或推迟进入的。变声前男女生的声带大小相近,都是童声,变声后,男生声带比女生声带增长,声音降低约八度。女生声音的变化不大。变声期长短因人而异,一般需经过一至三年。男生比女生的时间长而且明显。
二、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变声期,家长应注意提醒孩子嗓音保护:1.勿大喊大叫。2.勿长时间或声音过高的唱歌或演讲,以防声带疲劳和充血甚至拉伤。3.少吃刺激性较强的食物。4.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和适当保暖(刚大量运动后不宜大声唱歌)。5.歌唱时,应在孩子自然唱歌的音域范围内,用轻声进行短时间的练唱,勿盲目扩大音域和增大喊叫声。
查看更多 网友热评